​特价促销:​6月份两坝一峡全票立减20元仅需238元,长江夜游立减20元仅需148元每人。

产品编号:1548
电询

黄陵庙,三峡zui古老建筑群,三峡旅游新十景之一,宜昌旅游景点

景点地址:
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黄陵庙 地图
开放时间:
08.30--17.30
积分促销:
长江三峡zui古老古建筑群,新三峡十景之一,为三峡大坝修建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参考
长江三峡zui古老古建筑群,新三峡十景之一,为三峡大坝修建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参考
产品 提前预定时间 取消政策 原价 优惠价

交通地图

景点介绍

三峡zui古老的建筑群、新三峡十景之一、宜昌长江三峡文化古迹--黄陵庙
​黄陵庙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黄陵庙村,座落于长江西陵峡南岸的黄牛岩山麓,下距长江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35公里,上距世界di一水电高坝——三峡大坝7公里。2004年,湖北省文物处向上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据《宜昌府志》记载: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三峡一带即流传有黄牛神助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,此庙即为那时人们为祭祀黄牛神和大禹所建,称黄牛庙。三国时,诸葛亮率师入蜀时重建此庙,并撰《黄牛庙记》一文且刻石碑保留庙中至今。唐宣宗元年(847)建禹王殿兼祭大禹,庙名亦称“黄牛祠”。现存主体建筑禹王殿系明代中期所复建,禹王殿脊银质宝瓶铸有“皇明正德五年(1510)”建造字样。大殿柱石 嵌有圆额“七寸碑”,竖刻有“大明国……万历四十六年(1618)”字样,自明代中期正德年间复建禹王殿后,专祭大禹,庙名改称黄陵庙。

黄陵庙1
宜昌旅游
景点 黄陵庙外观

黄陵庙古建筑群占地面积20980平方米,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。由山门、禹王殿、屈原殿、佛爷殿构成一条中轴线,分别建在逐次升高的四个平台上,各台基相距高约2米。
山门:建在海拔75.56米的江边坡地上。从江边至大门石砌阶梯分两段,下段18级,上段33级,寓意三十三重天和十八层地狱。两旁立高2米的石雕犭角羊至一对。山门始建于唐代,毁于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,现存建筑为清光绪12年(1886)重建。穿架式砖木结构,通面阔21米,五开间。明间带戏楼,进深6.8米。次间带稍间进深3.4米。正面及两山面大青砖砌筑,青砖阳刻:“大清光绪十二年丙戊岁”和“湖北宜昌总镇罗缙绅重修黄陵庙”字样。屋面为小青瓦,吻、脊、翼角错落有致,仁兽祥物姿态各异,惟妙惟肖,系典型的江南风格,门额中部竖扁镌“老黄陵庙”,两旁为祥物浮雕,有八仙贺寿、二龙戏珠、双凤朝阳,还有如意字、图多幅。图是善才童子持乾坤圈奋力搏苍龙和仙翁挑酒葫芦倒骑梅花鹿。字为“麟吐玉书”、“一品清廉”、“寿居耄耋”、“福在眉稍”、“四季如意”、“人寿吉祥”、“国色天香”等。门框为青石打磨而成,阴刻楷书楹联:“神佑行人布帆无恙,踵成善举栋宇维新。


宋代时,山门前有两匹石马。北宋欧阳修于1036年10月至1038年3月在夷陵(宜昌)任县令时,留有《黄牛峡祠》:“石马系祠前,山鸦嗓丛木,……朝朝暮暮见黄牛,徒使行人过此愁!”宋孝宗乾道六年(1170)十月初九,陆游在《入蜀记》中云:“……九日微雪,过扇子峡,……晚次黄牛庙,山复高峻,村人来卖茶、菜者甚众。……传云,神佑夏禹治水有功,故食于此。门左右各一石马,颇卑小,以小屋覆之。其右石马无左耳。盖欧阳公所见,……欧诗刻庙中。”1986年,在翻修禹王殿前十二级石阶时,于左边象眼石中掘出石马头一个。马头仅存顶部、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脖子及马铃,其他部位均被打凿成长条规整面,作为象眼石砌在石阶的侧面,石马面部朝内,应是欧阳修当年于庙前所见石马无疑。

禹王殿是黄陵庙现有建筑群的主体建筑,重檐歇山顶,穿斗式木结构建筑,八架椽屋。通面阔18.44米,五开间,通进深16.02米,五开间,占地面积400平方米,布楠木柱36根,明间柱高达17.4米,直径0.783米。正背中置莲花座银质宝瓶,黄色琉璃瓦屋面。上下斗拱96橇,六辅作,规矩整齐,承托飞檐翼角,前、后檐共八根檐柱。上端均置龙头鱼身五彩木雕,满门格肩,两山面墙为木板,大殿正面悬两方木质匾。上为清乾隆十四年(1749)爱新觉罗•齐格所书“砥定江澜”,褐底绿字,滚转俊秀。下为明崇祯辛己年(1641)惠王朱常润所题“玄功万古”,褐底金字,丰润遒劲。边框浮雕二龙戏珠,飞金走彩。此匾被编入《中国名匾录》一书,殿后檐悬木匾“明德远矣”褐字蓝字,为出身宜昌县的清代大儒官居南阳知府的顾嘉衡于光绪甲申年(1884)所书。殿内天花板彩绘井口天花47组,图案为蓝天金龙俯视长江,五彩祥云普照人间,与殿内禹王雕像、壁雕相映生辉,庄重堂皇。

1985年,黄陵庙禹王殿大修。此间出土了唐代莲花瓣石柱石础残片数块,花瓣硕大。同时出土两件完整莲花瓣石柱石础,做工规整。据考,此残片为唐代所建,禹王殿之遗存。


禹王殿楠木柱上还保存了851年以来长江最高的两次洪峰淹没的痕迹。一次是清代庚申年(1860),另一次是清庚午年(1870)。 经水文专家测定,清代庚午年(1870)长江三峡洪水流量达10.5立方米/秒,还有几十处记录数百年来有关洪水的刻文和标记。上述洪水痕迹、刻文和标记,为长江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提供了重要的水文依据。

武侯祠:古人为纪念诸葛亮重建黄陵庙的功德而建此祠。始建于唐代,毁于1870年长江洪水。 


黄陵庙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二年任宜昌总镇罗晋绅重建。单檐硬山顶,穿架砖木结构。面阔12.2米、三开间。进深12.58米。四开间,16檩,16柱,通高9.6米,占地面积155.6平方米。大吻吞脊,脊中置空瓶。兽脊翼角,墀为龙头鱼身雕像,着黑、白、蓝三色。山墙青砖,尖砌窟檐。青砖阳刻“大清光绪丙戍岁”、“宜昌总镇罗晋绅重建黄陵庙”字样。正面满门格扇,次间有廊,明间内悬清光绪年间宜昌总镇罗缙绅所书木匾“云霄一羽”,正梁刻重修题记。武侯祠原本倚靠在禹王殿左侧台明处,正与禹王殿前檐前成一条线,基础比禹王殿基低70厘米。1983年对禹王殿拟定方案时,专家们鉴于武侯祠紧连大殿,影响大殿凝重壮观的形象,妨碍大殿搭架施工,故将武侯祠原物迁建到大殿后东北角,另成轴线。武侯祠拆建时,出土了两通石刻,一通是清朝乾隆三十五年(1770)冬,西蜀赐进士中宪大夫湖北分巡李拔率众治理三峡水道纤路,驻黄陵庙时手书七律四首诗碑。碑高1.85米,宽0.89米,厚0.13米,阴刻楷书十四行,共159字。第一首诗咏黄牛岩奇峰插天、绕烟滴翠的壮丽景象。第二首言不信神牛助禹治水的传说,而借吟黄陵庙以纪念民众治水的功勋,第三首怀念诸葛亮并继承其遗志。第四首坚信人定胜天,治理峡江的信心。第二通碑是光绪十三年(1887)宜昌总镇罗缙绅维修黄陵庙竣工后所撰刻的“虎”字碑,高2.05米,宽1.14米,厚0.15米,字阴刻内凹2厘米,狂草字体,笔力雄劲气派。左上角篆书“臣心似火”四字,下为“大清光绪拾叁年清和月谷旦”,落款“宜昌镇罗缙绅书”,碑背面篆刻有“重修黄陵庙既武侯祠记”,碑首浮雕二龙戏珠,碑文由内道行走翰林湖北督学使者固始张仁辅撰。主要记载重修武侯祠之意愿及修建始末。武侯祠在落架时发现丁梁中央有暗记,起封后取出2个红包。一是罗缙绅于1886年重修黄陵庙时手书白绢、金砖、木炭、檀香木、茶叶;二是五谷杂粮。 

覃家祠堂:建于清代,堂厢房已毁。三开间、面阔12.23米,一明两暗布置,进深8.7米,木构架穿斗式,小青瓦屋面,四壁青砖砌筑,硬山顶。
屈原殿:始建于清雍正六年(1740),被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所毁。
玉皇阁:建于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光绪十九年(1893)所立《重修玉皇阁落成序》碑记:“夷陵上游九十里,有玉皇阁者,系黄牛铺之伟观,宫殿巍峨与黄陵庙并传不朽,至今百年有余。”此庙为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所毁。
放生池:位于庙后100米处,占地面积20平方米,呈四方形,长4.63米,宽4.35米,石墙全部用方石垒砌而成,地面石墙高2.55米,厚36厘米,地面以下深1.5米,池内常年积水,与黄牛泉相通。

黄牛泉:相传为诸葛亮所凿,宋代黄庭坚、陆游皆有记述。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),郭江作《重峻黄占泉池记》,并刻碑至今,碑文阴刻楷书20行,639字。碑高1.26米,宽0.6米,厚0.14米。
百骨塔:位于庙后150处,该塔面积10平方米,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。塔下端碉堡形状,上端塔状。南北方向,皆为花岗石。通高3.2米,底经2.5米,石墙厚0.27米,园顶内空,北面楷书“百骨塔”三字,阴刻。下端南面留有0.2×0.25平米小孔一个。

黄陵庙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。据考古发现,黄陵庙东侧50米处为小浪洪即夏代文化遗址,出土有二里头文化的器物,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。黄陵庙地处蜀楚通道上的重要驿站黄陵驿旁,汉唐以来,许多高官显贵、骚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墨宝和诗文。据碑刻可知的名家有:诸葛亮、郦道远、李白、杜甫、欧阳修、苏轼、黄庭坚、陆游、王士祯、李拔、张向陶等。其中,诸葛亮重建黄牛庙后所撰写的《黄牛庙记》,清代李拔率众疏通川江航道后写的《凿石平江记》,另有许多记载洪水的资料,均十分珍贵。

黄陵庙历史悠久,规模最大,保存完整,是长江三峡内唯一没有拆迁的最大明清古建筑群落。1956年,湖北省人民政府将此庙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商品评论
  • 全部 (0)
  • 有图 (0)
  • 好评 (0)
  • 中评 (0)
  • 差评 (0)

我要咨询我要提问

我要咨询

提交
验证码 联系电话 登录账号
请使用手机扫码下单,更方便
微信扫码
微信或浏览器扫码
阳光价格 同类产品,保证低价
阳光行程 品质护航,透明公开
阳光服务 专属客服,快速响应
救援保障 途中意外,保证援助